科普文章

怎样认识瓷器的知识与收藏

2016-03-03 11:59


  古董文化 2015-12-21 18:02
瓷器,精美细腻,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。如今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更加追求于文化品位的提升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收藏领域。但是,瓷库小编在此想提醒大家,想加入瓷器收藏行列者,入行前最好多掌握有关瓷器的一些历史知识,在瓷器鉴别和收藏方面,有3点基本功。
基本功一:补历史知识
瓷器收藏是一门学问,特别是古代瓷器收藏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!收藏瓷器不仅可以欣赏,而且精美的瓷器也会增值。但是,要收藏瓷器,首先要懂得鉴赏。如果对瓷器没有研究,最好不要盲目入行。收藏瓷器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存量,要掌握中国古代的瓷器史,对各个朝代的瓷器器型、各个窑口瓷器的特征等有一定掌握,而且要掌握某种瓷器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。
基本功二:多看真品积累经验
随着瓷器收藏热兴起,仿制精美的古瓷器越来越多,如何鉴别真伪呢?如何才能收藏到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呢?目前,我国鉴别瓷器的真伪还是采用传统的目测的方法。一般鉴别一个瓷器的真伪,要从瓷器的胎、釉、器型、纹饰、款识、装饰工艺等几个方面去辨别。像瓷器中把图案框住,突出主题花纹,这种装饰一般都是在宋朝时期的。古代的瓷器经历了时间洗礼,都留下了历史的痕迹,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更好辨别瓷器真伪。而多看瓷器真品,多把实物和史料对比研究,就能积累经验。
基本功三:收藏瓷器切记谨慎
那些制造仿制瓷器的人,他们往往也懂得一些瓷器的历史特征。越是书刊上刊发出来的某种精美的瓷器等艺术品,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,收藏者就应该更加小心了,购买的时候就要多一个心眼。即使综合各种特征辨别都和真品相符,但只要有一处和历史时代特征不同,都要谨慎。
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远近闻名。中国的英文China。在之前,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。充分证明了瓷器在中国历史的一个地位。今年来,瓷器市场备受关注。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2.3亿,成化斗彩鸡缸杯2.8亿,故宫瓷母孪生版大瓶1.51亿。
瓷器是由陶器转变过来的。始于商代。商代瓷器烧制手法粗糙。我们称之为原始瓷。至宋代,瓷器名窑已遍布大半个中国,五大名窑,八大名窑。到了元代,有了青花。元明清青花瓷。斗彩,五彩,粉彩。目前以宋代及元明清三代的瓷器居多。
宋代有五大名窑。五大名窑即:汝、官、哥、钧、定。另外还有磁州窑、耀州窑、饶州窑、龙泉窑、吉州窑和建窑。值得一提的是-----柴窑。目前官方没有公开过一件柴窑。小编认为民间很可能有。小编对柴窑略有研究,如果有柴窑的可以私聊小编,共同学习探讨。
汝窑。始于唐,盛于北宋。目前公开存世量不足百件。因器型较小。所以固有“汝窑无大器”。
 
 
胎——汝窑胎质细腻,因为胎土中含铜,对这光看是略显红色的。这是一种胎色,另外一种胎呈灰白色,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。
 
釉——因汝窑为宫廷垄断。所以制作很奢侈。用玛瑙做釉。所以价值很高。釉色呈天青、粉青、天蓝色较多,也有豆绿、青绿、月白、桔皮纹等釉色。不过一般以月白居多。另外支钉烧就不必多说。这是宋代典型的烧制手法。后期明清时期有仿。
值得一提的是汝窑的开片。开片堪称一绝。开片是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。懂行的是都知道,叫“崩釉”。通过人为的控制将这种釉色转换成一种自然美。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。就现在的工艺都做不到。不得不叹古人之智慧。
官窑。故名思议。当官的用的,奢侈品。简单说一下官窑瓷器的鉴别。就拿雍正仿制来示例说明
 
釉——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,酥光宝晕,有玉质感。釉色以豆青、灰蓝、月白为主。有的甚至能达到亮白的。
纹片——宋官窑纹片分大小两种。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,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,如一根牛毛一样垂披于臀,因此有“牛毛纹”之称。即使是小开片的瓷器,也不乏有几条较长较粗的纹痕。纹痕的颜色以鳝血、鱼籽黄、墨色、油灰居多,鳝血者为上品。值得一提的是雍正仿宋官窑器以小开片居多。但目前仿宋官窑的有过牛毛纹。
 
胎——宋代官窑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(紫灰),均色深,故称“黑胎”,其中我们所说的紫口铁足就是由于胎色形成。雍正的仿宋官窑器,胎色为白色、灰白色和浅灰色,这样的胎色在器口釉薄处和足根露胎处不可能形成紫口铁足。
足——宋代官窑器有满釉裹足支烧和足根露胎垫烧两种,前者器底有支钉痕,后者足根露胎为铁足,足部修胎比较粗糙,底部无款识。雍正仿宋官窑器除了足根施以酱釉以外,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细规整。
 

相关资讯

检索

  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

  • 地址:广州市科学城萝岗区观虹路兴普紫园国
  • 邮编:510510
  • 电话:020-22203839
  • 官网:www.hpbwg.cn www.好普博物馆.com
  • 集团网站群
  • 关注好普博物馆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03-2019 版权为 hpbwg.cn 广东好普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1905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