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论坛

闻香识物 品味铜炉收藏的情趣

2016-03-14 14:31

      近年来,明清铜炉正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追捧,尤其是来自名家的旧藏更具市场号召力。在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中,明代鎏金铺兽首衔环钵盂式铜炉就拍出302万的高价。而在今年的……

明清铜炉正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追捧

近年来,明清铜炉正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追捧,尤其是来自名家的旧藏更具市场号召力。在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中,明代鎏金铺兽首衔环钵盂式铜炉就拍出302万的高价。而在今年的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上,曾经为大藏家王世襄旧藏的20尊铜炉也将亮相。其中一件“清顺治。冲天耳三足炉”备受关注,该炉7年前曾创下了166万元的铜炉拍卖纪录,可谓炉中极品,今年秋拍有望再破纪录。

铜炉生烟沉香袅袅

中华民族是一支崇天法祖,天人合一的民族。故对与神佛交流沟通、清神以至于增添生活品味,提狜嗅觉享受的香料有特殊的感情。自古迄今,除多方拓展香料来源及其种类与制作方法外,其能生香的器具亦多全力考究发明制作,成为文明史上的一项特例,其中又以明清铜炉为香具中之翘楚。

从炉的历史来考察以薰香为主之功能,见于汉代,籍由博山炉香烤烧,似去雾蒸发,如处仙境之感,应和当时盛行之神仙思想。唐代佛教盛行,炉器作为供养礼佛之具,薰香风气亦行于民间。至宋代,薰香风气更盛,有:“点茶、焚香、扑画、插花”为文人四艺之称,各式材质、造型之炉具应运而生。

赏玩明清铜炉之美,前人有谓:“黄如秋葵著露,白如玻璃澄水,红如朝霞映日,青则点漆”,此为欣赏炉色之妙。于炉之造型,除放古青铜器式古雅者,并有花、素、方、圆之别,有易于入手把玩摩挲、有便于陈设观赏。于款式鉴赏,除宣德款外,明清铜炉家藏堂齐款及诗文佳名款,如“乐琴书以消遣”、“清风对饮”、“松月侣”等,更风精妙,显示出古人除悠游于清香之外,配搭古琴、书籍、清风、明月之风雅。


宝物《宣德炉》与明清私款铜炉价值鉴赏
    铜香炉的历史劫难据历史记载,宣德三年,皇帝下旨铸铜炉,合计一万八千余件,现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,就连台湾的故宫博物院,也仅收藏了四座。其实,当时宣炉除了供御用外,也用来分赐给诸王、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,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,分布得非常广泛,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,许多宣炉(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),不但失散了,甚至于销毁,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,后仿炉、私款炉亦珍贵。原因是宣炉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间遭到了多种劫难。一、崇祯铸钱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朝,内优外患,连年战争,国库空虚,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,全数发给宝源局,拿去熔铸钱币,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。二、咸丰铸钱 清代咸丰年,亦是内忧外患,连年战争,国库空虚,为了发行钱币,不惜把皇宫、内廷保存的各种铜器(包括皇室历代旧藏的铜炉、薰炉、铜龟鹤等)毁掉用以铸钱。 三、抗日战争时期,日本人做枪炮缺乏铜料,于是在我国各地搜集铜器,熔化后改做枪炮。如北京大慧寺内正殿原有高达十几米的铜观音像,在民国时期被日本人毁掉,换成了木制观音像即是一例。四、民间所藏铜炉的三次大劫难第一次是在1950~1953年抗美援朝时,战争需要大量的枪炮弹药,便发动民间收集“旧铜”,从各地所收集来的旧铜器中,自然有不少的铜炉。 第二次,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,全民征集铜铁,老百姓家里的铜器,如铜盆、铜锅、铜勺、铜炉等都贡献出来了。第三次,是在1966~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,各种古旧铜器,包括铜炉,自然作为迷信品“破四旧”被收集到铜材厂熔掉。虽然后来经文物部门拣选出不少,但已被熔化的自然也不在少数。这是建国后三次铜炉大劫难。五、销洋庄 几十年来东西方的海外买家都大谈考古学,争相购买明清铜炉,然而有些人只会要求铜质精美,却不懂欣赏皮色的美丽,一些商人为了迎合买家,竟把旧炉磨成崭新的炉,破坏了不少好炉子。六、敷色 有些玩家专门讲究炉色的绚烂,于是一些商人又将色皮剥蚀晦暗的旧炉,重新敷上色皮,破坏了原炉的美。七、凿底 有些好炉,往往厚重,一些世俗的人怀疑是纯金铸造,就凿底部来化验,破坏了炉。或有部分铜炉的炉身镀了数量相当可观的黄金,人为地“杀鸡取卵”。正因为明清铜炉历史上经历诸多劫难,损失惨重,造成今日真宣德炉已成凤毛麟角,后仿炉和私款炉亦成为珍罕的历史文物。二、明清私款铜炉鉴赏私款即指私家铸款,是当时官宦人家或富人自用的款识。此种铜炉一般是孤品,亦有后仿。 流传于世的部分私款炉的款名有下列113种:1、琴书侣。即吴邦佐,是宣德铸炉时的工部吏臣。后来自行开铸仿宣,落款有八字款、十六字款,亦有题为“琴书侣”三字款。2、宣德五年吴邦佐造。在这里没有称为臣,且是宣德五年,应是他私人铸造的,其实御制的宣炉是在宣德三年,以后年份均是私铸;3、宣德五年高氏监制;4、宣德年且闲主人监制;5、玉堂清玩。“玉堂”相传为严东楼的字号,严东楼是严嵩之子所建;6、兰嵨自藏;7、大明宣德年仲师记;8、飞云阁;9、宝鼎;10、赏心;11、清玩;12、品竹斋;13、、杲竹山房;14、乾清宫造(不是御制,或为宫中之人私铸);15、琴诗侣。16、正德年制;17、松月侣;18、杏朴斋清正主人;19、戊辰米山堂制;20、儆吾斋;21、珍赏;22、玉堂珍玩;23、月友琴居;24、王旭;25、登月;26、永存珍玩;27、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;28、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呈邦佐监造;29、工部员外臣李澄德监造;30、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宦吴邦任造;吴邦佐误为吴邦任,这是清初一仿作款;31、宝云居;32、内用;33、其旋;34、阳春有脚;35、大清乾隆元年恭制;36、巴格仿宣;37、太极含元;38、大明正德年制(正德年没有御制,此款是官制,还是年份款不详);39、佃袅金猊弄水沉;40、明丁菊月闇生制;41、康熙辛亥庚生氏。炉腹内底部施念峰制;42、康熙六十年制;43、明善堂冰玉主人制;44、大清乾隆年制;45有琴居用;46、大明李大观制;47、万历乙卯洪羽仪监制;48、诸葛亮铸亮铸。诸葛亮称为孔明,孔就是大,孔明也就是大明的意思,而“铸”与“朱”的音相近,亮就是名字,最后一个“铸”字,就是铸炉的意思,所以这几个字是暗示“大明朱亮铸”的款名;49、崇祯庚辰瑞图制于庆云斋中;50、少年一段风流事,尽在瑶琴不语中。王旭;51、大明宣德四年,内神宫太监掌监事臣阮安督造;52、物元清玩;53、宝月居;54、冰释;55、芰霞珍玩;56、宣德五年君赐谨身阁大学士陈山;57、大清康熙年制;58、弘亭;59、水云居;60、子孙用之;61、子孙永保;62、乾隆年制;63、永世之宝;64、镇宅大吉;65、昌龙;66、琴书清玩。炉颈上落款;67、云间胡文明制;68、胡文明制;69、红云山房;70、崇祯八年制;71、大明崇祯年制;72、内坛郊社(这是宫中道场旃坛所用的东西,应不属私款炉);73、荣秦记;74、大明隆庆年制;75、藏云;76、啸园;77、孟嘉家藏;78、豕情家藏亘鼎;79、万年永宝;80、御玩;81、家藏珍宝;82、门癸氏;83、陈赢家宝;85、神仙居;86、嘉靖;87、崇祯;88、花市敷制;89、永世宝;90、玉堂石叟;91、牧元清玩;92树德堂、;93、星闻轩制;94、飞云所作;95、文明;96、施口古制;97、崇祯辛末年制;98、吴兴庐次洲制;99、印铸局制;100、为君寿;101、飞云居;102、大明李弘光制;103、飞居;104、万寿宫用第捌号;105、大清宣统年制;106、大明成化年制;107、宣统年制;108、壬午冬子俊制;109、石叟珍藏;110、石叟;111、宣德贰年周羲叚修篁主人制;112、允锡家藏;113、云谷。2003年11月26日中国嘉德(北京)的俪松居长物——王世襄、袁荃猷珍宝拍卖专场内有私款炉15个,款名有:湛氏之炉,李曲江制、玉堂清玩、在公家藏、深柳书堂、莫臣氏、奕文氏、弟子刘起龙造、完初家藏、孟博氏道光丁末秋定府行恒堂造、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、大清康熙年制燕台施氏精造、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供佛、奕出流芳。铜炉体积太大不一定就好,因为用于庙宇神堂的大型铜炉往往制作粗糙,但用于文房的铜炉,由于文人专门订造,所以用料精,工艺好,大多是品位高的精、逸、妙、佳品,甚至是极品。而私款铜炉大部分属于官宦世家或富贵人家的文房用具、府内祭器,是专门铸造,所以属孤品,后有喜欢其传世的款名,亦有后记,但不会批量生产,所以形制好、、铜质精、皮色佳、款字优的私款炉,其文物价值、艺术品位和市场价值极高。2003年11月26日北京•中国嘉德王世襄、袁荃猷珍藏专场拍卖中,21个铜炉(其中15个是私款炉)拍出了一千多万的天价,其中一个拍出182.6万(包佣金),可见高品位的私款炉其文物、艺术、市场的价值可观。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已开始,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。汉代的香炉中最著名的是“博山炉”,多用青铜铸成,偶有陶器成品出现。薰炉上有孔使香气发散,这熏香除秽的观念和炉器的形制,都是受了神仙方士等流行思想的影响。到了魏晋玄风盛行后,士人们开始讲究姿仪,“薰衣剃面”成了士族优雅风仪的体现,于是香薰的样式更趋多样化,多由青磁烧制。唐时佛教大盛,香具的形制自然更加繁多。质地有铜制品、绞胎器甚至金银,到了明清,用铜制造的薰炉,更是出现不少。

名家旧藏市场有“钱”景

即将出现在北京匡时秋拍市场上的这批铜炉,曾于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推出的“俪松居长物——王世襄夫妇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”中亮相,并以不俗成绩全数成交。其中最为夺人眼球的是目前市场所见惟一的顺治款冲天耳三足炉,在2003年拍卖时估价为10万至15万元人民币,最终拍得166.1万元人民币;而估价仅为5万至8万元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最终也拍得166.1万元的高价,是估价的33倍,与顺治款冲天耳三足炉共同创造了当时铜炉拍卖单品价格纪录;另一件明末清初的玉堂清玩款大鬲炉,估价也是5万至8万元人民币,最终也拍得近120万元的身价。

在铜器的收藏门类中,铜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品种,特别是自从明代宣德炉出现以后,这种器物更是备受人们的推崇,成为铜器艺术品中的主要器型。在明清时期,铜炉可以说是铜器中的典型代表。

自上世纪90年代初,作为古董收藏品的铜炉逐渐走向拍卖会。步入21世纪后,随着艺术品价格的不断攀升,铜炉的行情水涨船高,成为收藏市场新的热点。在中国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中,一件明代鎏金兽首衔环钵盂式铜炉就拍出302万元的高价。

铜炉收藏讲究型和色

    研究、欣赏铜炉和青铜器不同,它的形制花纹比较简单,只有款识,没有铭文。历来藏炉家欣赏的就是其简练造型和幽雅铜色,尤以不着纤尘、润泽如处女肌肤、精光内含、静而不嚣为贵。这是经过长年炭墼烧炼、徐徐火养而成的。铜色也会在火养的过程中出现变化,越变越耐看,直到完美的程度。就拿玉堂清玩款大鬲炉来说,造型硕大浑厚,色质静穆精纯。炉经多年火养,精光内含,紫檀整挖炉座为明制,材料精美工艺精良,包浆润泽,甚为难得。

    铜炉的造型以及皮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观赏价值。经过了多个朝代的历史侵蚀,购藏的铜炉基本上都有些许的磕碰,铜锈斑斑。在铜炉圈中,流传着一个大玩家王世襄的养炉故事。他曾对其收藏的铜炉进行清理与重新烧炼。例如明崇祯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,刻“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”楷书款,浑圆腹,冲天耳,器型古朴端庄,炉身铜质厚重,手感甚佳。通体满布金片,包浆色泽亮丽。

    项子京宝玩款鎏金戟耳炉周身片金相布,大小参差,制法相当考究,朵朵片金之上,犹如工笔晕染,层次丰富、韵味十足,且肌理感颇强。片金大小参差,却绝非轻易而为,远观之便让人觉得有错落的空间感,使人想见漫漫朔雪落吴天的佳境。对此佳物如侣佳人,让人品赏不倦、爱不释手。此炉即为张钧衡之旧藏,他是南浔“四象”之一张颂贤的长房长孙、张宝庆的独生子,继承张家大房全部遗产。

    此炉不久前现身西泠印社春拍中,一望即有典雅肃穆、文心端端之美。炉之皮色近枣红而稍淡。筒式炉身,略有束腰之弧线,不媚不绮,如遇大家闺秀,端庄静美,毫不张扬却韵味十足。双戟耳制作规整却不失灵动,一种明式家具的古韵内涵在其中。

私款也能博人爱

    明清铜炉因崇尚宣德所制,往往署款都书“大明宣德年制”,但文人、官宦定制之炉多以自家堂名斋号刻于炉上,形成自己的特色,在繁多的宣德款铜炉中反而新颖别致。其中“玉堂珍玩”、“琴书侣”、“树德堂”、“品竹宅”、“宝鼎”、“松月侣”、“飞云阁”、“永存珍玩”、“太极含元”、“水云居”、“长物清玩”、“神仙居”、“允锡家藏”、“梨曲江制”等私家堂名,都是上等优质的明清时期仿效宣德制炉的佼佼者。

  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些私款铜炉的收藏价值、文物价值、经济价值和存量稀少程度都优于宣德款铜炉。如清顺治款冲天耳三足炉底部落“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”篆书款,非常罕见,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其身价。

    铜炉是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,与黄花梨家具并无二致。这种生活情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,以致于有人难以想像,但历史上确实有过。随着文房拍卖市场的加速繁荣,明清铜炉也渐渐回归了其价值本位。对于收藏者、投资者来说,不妨关注一下那些有一定年代、材质好、造型好的铜炉。

铜炉的等级划分

    目前,虽然民间留存下来的古代铜炉数量较多,品种也较为丰富,但通常是鱼目混珠,优劣掺杂。那么如何区分优劣,什么样的铜炉才具有收藏价值呢?

    首先,要弄清铜炉的等级标准,等级不同价格相差会很大。一为珍稀品,指艺术高超、工艺精湛,存世稀少,品位极高,足以代表某一时期最高艺术和工艺水准的上品和绝品。二为精品,铜质优良、铸工精细、线条优美,令人赏心悦目。无论从器型、纹饰还是工艺制作,均无可挑剔。三为中品,做工精细、不失规矩、纹饰尚可,题材、造型确有招人喜爱之处,铜质和品相也不错,但品位稍差。四为下品,完全的实用品,无艺术性可言。铸工粗糙、造型呆板、铜质不纯,这种炉虽然有一些年份,但毫无收藏和欣赏价值。

    其次,衡量铜炉的收藏价值,取决于造型、工艺、包浆、材质四个方面。一是看造型,每个时代的铜炉造型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,造型须规整严谨、古朴典雅,器型优美并且炉体完整,无伤痕及残损者可藏之。二是看工艺,工艺的好坏对铜炉的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应选取线条流畅、刀工娴熟、纹饰精美、铸造精良,无沙眼、无流铜、无漏铸现象,且款识铭文规整者藏之。三是看包浆,传世古物,天长日久,就会在器物的表面留下岁月浸淫的痕迹,这就是所谓的包浆。色泽滋润、晶莹、光泽明亮如玉、包浆自然凝重且分布均匀者可藏之。四是看材质,铜质精纯,炉骨沉重者可藏之。

相关资讯

检索

  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

  • 地址:广州市科学城萝岗区观虹路兴普紫园国
  • 邮编:510510
  • 电话:020-22203839
  • 官网:www.hpbwg.cn www.好普博物馆.com
  • 集团网站群
  • 关注好普博物馆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03-2019 版权为 hpbwg.cn 广东好普多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0219058号